查看原文
其他

人文院友 | 人文学院院友拍的纪录片《西泠印社》上映了!

     两年前,纪录片《孤山路31号》横空出世,让人看到了一个仙气漫山的西泠印社;11月18日晚,大型纪录片《西泠印社》在浙江卫视首播,扑面而来的,是满满的人间烟火气和君子正气。

     这两部备受好评的纪录片一脉相承,都出自总导演——师大84届的校友许继锋之手。筹备拍摄近4年,这位亲友口中的“熊猫大师”,早已将西泠印社的一草一木、每一个典故、每一方印章都烂熟于心。



     许继锋的创作生涯,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在浙师大学习、任教时他的戏剧研究和创作,代表了中西方文化相互交织时中国青年学者的思考与成果,1993年调入浙江电视台后,他拍摄的纪录片则在执着追寻中华文脉,书写国家变化带给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化。

     1980年,许继锋入学浙师大,当时的师院校园,到处是诗歌戏剧和音乐。许继锋被这种氛围深深的吸引了。“我的艺术创作,源于师大优秀的戏剧和文学创作的传统,说起这个,可以说是一部十分值得大书特书的历史。”许继锋回忆。



     转型纪录片导演后,许继锋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无论是天南地北的风土人情,还是历史转折时刻的重要人物与事件,他努力将中国快速发展旅程上从精神到物理上的所有细微之处放大并忠实记录。



      “从创作上来说,不管是以前做戏剧,还是现在做纪录片,我的所有原始能量,应该都来自浙师大这块神奇的精神高地。”许继锋说道。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作为国家广电总局2019年度“记录新时代”纪录片精品项目,许继锋这次带来的新作品《西泠印社》撷取“西泠印社”这一具有浙江独特印记的传统文化经典符号,通过细致入微的影像手段,生动再现西泠印社几代印石巨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镌刻情缘。



      该纪录片立足大台站位、国际视角、时代眼光,聚焦中华优秀文化遗产,将揭示文化历史背后的精神力量作为重要的创作取向,从铁笔金钩、苍劲凌厉的传世印文中,从高山流水、风雅钱塘的印人故事里,感念中国文人士子流云千里的家国情怀、人生理想和高尚情操。全片借助方寸印章的洞天韵致,勾连中华文化的本源,映射民族内心的信仰和自信,凝聚民众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

      惊艳的复古片头,挑战无人机一镜到底的新难度;反差色的魔幻影像,让人眼前一亮;而锦鲤、仙鹤视角,则将西泠印社纳入了宇宙体系。纪录片以情景化的表现方式,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讲述了西泠印社中人那藏于方寸天地中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理想。一些珍贵的西泠旧影,一张传世的明朝古琴,一枚历经战火的小小印章……创作者们还捕捉到许多细节,利用微距摄影、特效合成等多种手段,让看似静态的篆刻艺术生动呈现,同时也赋予诸多珍贵影像资料与古籍文物新的生命,使得这部纪录片的内容表达极富张力。



      相比美如散文诗的《孤山路31号》,《西泠印社》更像一部部优雅生动的人物小传,讲着君子的故事、结社的故事,解读着金石文化的人文密码。今天的先贤,也曾经是那个时代的少年。正是那些年轻人,在金石铭文和甲骨间触及到了中国文字最早的源头,发现了中华文化最核心的密码。而要了解这些当年的西泠印社中人,纪录片选择了实地寻访、口述等多种形式,并在视觉传达上做了新的尝试,将“创社四君子”的后人请到了摄影棚内,已经白发苍苍的他们在一个特殊的空间里与先人“相遇”,通过讲述、回忆、凝视,完成了古今对话的场域设置,也带领观众感受了金石家们的人文风骨。
      “我们经常说时空时可以折叠,也许一个通道打开,你会看到自己。后人忆故人。很多影像,可以通过镜像来实现重叠,逼真感达到一般的讲述、再现的逼真感,这才是纪录片的魅力。”许继锋说。所谓“镜像式”影像体系:一方面观察金石,观察人性和士人风范,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现在的人古今对照。



      纪录片的分集片名更是个性十足,《君子》《大师》《师父》《衣冠》《兄弟》《刀法》,这其中,有百年西泠创社护社的卓绝初心、名家大师的金石传奇、颠仆不绝的印学传承、博大深厚的方寸情缘、冠绝中外的巅峰印记、气象万千的镌刻魅力。

     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许继锋提到:“《西泠印社》最核心的就是西泠精神,也就是所谓的金石精神,一种君子情怀。





-融媒体中心 出品-

-用心刻录声音  讲好人文故事-
往期热文↘


来源 | 浙江师范大学公众号 纪录中国公众号 浙江知联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